Page 18 - 思源第36期12.4final单页
P. 18
1951年夏天,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聘 著。月明、星稀、云奇3个女儿和儿子天 化,现在是计算机时代,脑力劳动机
请吴文俊为教授。当聘书寄到巴黎时, 骄也先后降生。 械化可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数学研
他已经在回国的轮船上了。当被问及国 究机械化是脑力劳动机械化的起点,
1956年,37岁的吴文俊因在拓扑学
外科研条件那么好,为什么要回国时, 因为数学表达非常精确严密,叙述简
上的杰出成就,和著名科学家华罗庚、
吴文俊皱起眉头,严肃地说:“我常 明。我们要打开这个局面。”为了验
钱学森一起获得了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
说,不应该问一个人为什么回国,而应 证自己所提出的机器证明方法的有效
等奖。获奖两个月以后,他便被增选为
该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回国是不需要理 性,他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编程的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当时最年轻的
由的。学有所成之后,回来是自然而然 工作量是巨大的,他每天有10多个小
学部委员。功成名就的吴文俊并没有就
的事。” 时待在机房里连续工作。他从几何定
此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向数学的未知领
理机器证明与议程求解两个具体研究
回国后的吴文俊到北京大学数学 域进发,并总是走在这支队伍的前列。
方向入手,创造了新的方法,开创了
系任教授,后又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任
1958年,中科院创办中国科学技术 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用计
研究员。他逐渐淡化了对西方数学的研
大学,吴文俊在数学系任教,教授微积 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
究,而转攻中国古代数学。受计算机与
分、代数几何等,他讲课严谨,板书有 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
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他开始攀越学术
条不紊。70年代,吴文俊开始对中国古 次年,他首次发表定理的机械化证明
生涯的第二座高峰—数学机械化,并
代数学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一系列中国 的论文,由此开辟了全新的方向。
由此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第一个由中国
数学史的研究。
人原创的研究领域,将中国的数学研究 从1979年开始,吴文俊又频频出
推上了国际数学的前沿。 1976年,年近花甲的吴文俊放弃 访讲学,足迹遍布美国、加拿大、
已成就卓著的拓扑学研究,在“抱孙 东西德、意大利、瑞士、韩国、新加
1953年春天,吴文俊到上海出差,
子”的年龄开始攀越学术生涯的第二座 坡、澳大利亚等国。他也曾数度返回
经介绍认识了在电信部门工作的姑娘陈
高峰——数学机械化。实现脑力劳动机 巴黎和斯特拉斯堡,与昔日的导师、
丕和,两人一见钟情。结婚后,妻子在
械化,是吴文俊的理想和追求。他说: 同学和朋友重聚。
业余时间帮助吴文俊打印外文论文和专
“工业时代,主要是体力劳动的机械
15 16
15-18
吴文俊和夫人陈丕和结婚照
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50年代吴文俊在中科院讲课
吴文俊在给中科大少年班的同学上课
17 1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