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思源第36期12.4final单页
P. 21
新中国
周年 70
ISSUE
21 22 23
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再编成程序,输进电脑后,代替大量复杂的人工演算,这 21-23
样就可以就把数学家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进而推进科学发展。这就是机 1985年,吴文俊(右一)与学生讨论问题
“老顽童”吴文俊坐在大象鼻子上
器证明,后来吴文俊把它冠名为“数学机械化”。
在澳大利亚将蟒蛇缠在脖子上的“老顽童”是吴文俊
不仅是自己的研究,对后辈的数学史研究,吴文俊也同样不遗余力地支持。
90年代后期,国内几个高校数学史学科点在研究经费上遇到了困难。吴文俊了解
情况后,把自己的科研费用挤出一部分,以合作研究的名义分发给每个学位点。后
来,他又在数学天元基金中给数学史研究争取到一些项目,帮助大家度过了困难时
期,可谓是“雪中送炭”。吴文俊还从“首届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的奖金中拨出
了100万元设立了“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以探明近代数学的源流,支持年轻学
者深入研究古代中国与沿丝绸之路国家间数学与天文交流的印迹。
吴文俊不仅自身研究成绩突出,对晚辈数学家也特别关照。作为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的老师,他陪伴了“吴龙班”学生们的5年大学时光,从基础课一直到专业
课,“一条龙”上课,每个星期都上三次课。2007年,已88岁高龄的吴文俊仍站
在讲台上传道授业,为数学院研究生作报告并解答了学生们的许多问题。近两个小
时的过程中,吴文俊始终站着,声音铿锵。
数学之外的吴文俊对生活也同样抱有好奇心。只要觉得好玩,就想去尝试。
“老顽童”、笑容可掬、爱看电影喝咖啡……在吴文俊的同窗好友眼中,这位数学
家像孩童一般天真,似乎毫无“烦恼”,面对任何事情,他总是乐观豁达。中科
院院士席南华将吴文俊的笑容称为“吴氏笑脸”,他说,“吴先生的笑容很有感染
力,具有艺术价值”。吴文俊带给后辈的除了科研积累,更有精神力量,“当我们
感到迷失的时候,可以从吴先生留下的珍贵的数学和精神财富中得到启示”。
这位“老顽童”常有一些惊人之举。去香港参加研讨会期间,年逾古稀的他竟
在休息时间去坐过山车,玩得不亦乐乎;一次访问泰国期间,他坐到大象鼻子上开
怀大笑;还有一次在澳大利亚,吴老“顽皮”地将蟒蛇缠在脖子上,吓得旁人纷纷
后退,直冒冷汗;90多岁时还曾自己打车去商场看电影,去星巴克喝咖啡。 吴文俊还从“首届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
熟悉吴文俊院士的人,都说他可爱开朗、充满活力,对未知的新领域永远充满 的奖金中拨出了100万元设立了“数学与
着好奇心,也许正是好奇心驱动着吴文俊在数学王国里自由探索,乐此不疲。 天文丝路基金”。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