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思源第36期12.4final单页
P. 19
新中国
周年 70
我是数学家、科学家。 ” “ 我不想当社会活动家, ISSUE
19
2001年,82岁高龄的吴文俊荣获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任国家主席江
泽民亲自颁奖。面对各种荣誉,吴文俊看得很轻。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他说:
“我不想当社会活动家,我是数学家、科学家。”他也曾谦逊地说:“不管一个人做
什么工作,都是在整个社会、国家的支持下完成的。我们是踩在许多老师、朋友、整
个社会的肩膀上才上升了一段。应当怎么样回报老师、朋友和整个社会呢?我想,只
有让人踩在我的肩膀上再上去一截。”
吴文俊直到人生的最后阶段仍一直保持着创新的态度,数十年来始终保持很高的
创造力。他曾在中国科协年会上作报告时说:“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我不希望中国科
学家像一些欧美科学家那样‘早熟早衰’。取得成绩就不见了哪行?只要活着就要创
新。”2009年,90岁的吴文俊开始研究世界级难题“大整数分解”,这是当今使用
最为广泛的密码安全性的数学基础;91岁时,吴文俊还研究了甲骨文数学的内涵。
2017年5月7日,吴文俊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数学界“老顽童”的三座高峰
吴文俊的数学人生荣誉等身: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0)、首届国家自然科
学一等奖(1956)、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邵逸夫数学奖(2006)、国际自动推理
最高奖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他的成果都是独出蹊径,不袭前
人,富创造性。”“这是一个十分杰出的数学家!”这是陈省身对吴文俊的评价。
在数学世界里,吴文俊总对新鲜事物抱有好奇,他也始终不忘把中国建设成为数
学强国的信念,并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钻”进了数学的诸多领域,探索了数学的深
度,揭示了数学的广度,尤其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中国数学史三大领域取得了突
出的成绩。
20
初入拓扑学,他引发了“大地震”。
19-20
陈省身将其带入拓扑学领域后,拓扑学便成为他一生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2001年,吴文俊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为了弄清楚惠特尼的乘积公式,吴文俊每天攻关至夜深,感觉证明成功后方才睡觉。 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吴文俊颁奖
可一觉醒来,发现证明有错,便重新开始。到下午,吴文俊又对同事说:“证明出来 吴文俊晚年还在不断学习、创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