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思源第36期12.4final单页
P. 16

念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成立70周年活动;2018年,他还参与推动了上
            海交大与其所在的第七一九研究所的合作。
                而黄旭华与交大最令人难忘的一次“同框”是在母校120周年
            校庆大会的现场。在大会上,黄旭华作为校友代表发表演讲,90
            岁的他在演讲时,推开学校为他演讲准备的椅子,坚持站立着为大
            家讲述他心中的“交大精神”,令无数交大师生动容。在演讲中,
            黄旭华深情回顾了自己在交大的学习生活,分享了中国第一代核潜
            艇研制的艰辛历程。他说,正是母校给予他的智慧和能力、母校培
            育他的百折不饶的意志品质,支撑他在偏僻的葫芦岛隐姓埋名十余
            年,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当黄旭华以颤抖而坚决的
            语调说出“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
            生无怨无悔”时,全场掌声雷动。

                百廿校庆大会次日,黄旭华还参加了交大的“院士回母校”报
            告会。报告会上,黄旭华与交大师生们分享了他那段隐秘而伟大的
            经历。谈到1958年刚提出研发核潜艇的计划时,黄旭华对当时研发
            的困难记忆犹新:“最困难的是国内缺少相关的技术人才,我们当
            时都不知道核潜艇是什么,完全是从一穷二白起家的。”谈到他隐
            姓埋名的三十年,黄旭华一度哽咽:“我三十年没有回故乡,没有
            履行对母亲的诺言,但当母亲知道了我的事情,她的理解让压在我
            心头上的大山一下子没有了。我履行了对国家的诺言,直到现在还
            是无怨无悔。”现场的师生们听着,也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黄旭华勉励交大学子要有自力更生的精神,如果选择了科研,就要
            做好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为国家事业的发展奉献力量。
                一经踏足,便是60年光阴痴心不改。黄旭华是我国核潜艇从
            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全程参与者和见证者。正如“感动中国”颁奖
            词说的那样,“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
                                                                       10-11
            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                               黄旭华在上海交大120周年校庆上讲话
            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黄旭华在上海交大“院士回母校”活动中发表演讲

























                                                        10                                               11


          14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