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思源第36期12.4final单页
P. 11

新中国


                                                                                                                      周年 70









                 黄旭华:“深潜”三十年,赫赫而无名                                                                                ISSUE



             属于核潜艇的一生

                 1926年,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汕尾的一个乡医之家。从小立志继承家
             学成为医生的黄旭华,在抗日的战火纷飞中度过了年少时光,深知国家
             强盛才能不任人宰割,于是断然放弃学医,改学造船,还将自己的原名                                                              01
             “绍强”改为“旭华”,意为中华民族必定如旭日东升般崛起,他立下
             誓言,“我要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做贡献”。

                 19岁时,黄旭华以造船系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交通大学,开始追寻造
             船造舰抵御外侮的报国梦想。从造船系毕业后,黄旭华先后在上海军管
             会船舶建造处、上海招商局、港务局、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工作。32岁
             时的黄旭华和同事李世英刚结婚两年,这时他收到了来自北京的通知,
             从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潜艇科,调往北京海军造船技术研究室,从事核
                                                                                                          02
             动力潜艇的设计研究工作。就这样,黄旭华被选为我国最早研制核潜艇
             的29人之一,并担任总设计师。这29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人,就这
             样肩负起国家核潜艇的研制任务,并为此奉献一生。

                 黄旭华至今记得,报到时领导找他谈话说了三条:一是“你被选
             中,说明党和国家信任你”;二是“这项工作保密性强,这个工作领域
             进去了就出不来”;三是“一辈子出不了名,当无名英雄”。黄旭华没
             有丝毫犹豫。那时的黄旭华从交大毕业还不满十年,仅参与过常规潜艇
             的仿制和制造,“没有人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于是,黄旭华和他的
             同事们只得从国外报刊资料中寻找蛛丝马迹,并从朋友自国外带回的两
             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的儿童玩具模型着手,经过大海捞针和无数
             次拆解分装,终于弄清了核潜艇的样子。
                 1961年,35岁的黄旭华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〇九研究室副
             总工程师,5年后,他和一批技术人员进驻辽宁的荒岛葫芦岛,开始
             “荒岛求索”。在岛上,黄旭华和同事们先后突破了核潜艇中最关键的
             核动力装置、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
             射装置等技术。终于在1970年实现了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










             01-03
             黄旭华考上交通大学造船系
             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1956年黄旭华与妻子
                                                                                                          03

                                                                                                             09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