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思源第36期12.4final单页
P. 30

参军参干,抗美援朝  1950.12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交大师生立即响应党中央号召,全校举行盛大的抗美援
            朝宣传晚会。几天内共有650多位学生报名参军,要求上朝鲜前线。最后批准380人,占当时
            全校学生2312人的16.43%。1954年《华东高等学校情况汇编》对交通大学的评价:“在解
            放后,该校师生员工踊跃参加了各种爱国运动,仅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校即有650余人报
            名,380余人被批准参加了各种军事干部学校,充分表现了该校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与
            建设祖国的热情,保持了过去的光荣革命传统。”

            奔赴东北建设第一线  1950年

               1950年,东北建设亟需人才。交大校友们回忆,当年一些同学前一天还在一起上课,
            第二天突然离校,被抽调去参加东北建设。他们大部分都提前一年毕业,不考虑毕业证书,
            也来不及与亲人和同学告别,踌躇满志,奋勇向前。电机、机械两系1950届学生以一年时间
            学完两年课程,提前结束学业,然后毫不犹豫地响应国家号召,奔赴东北,参加重工业基地
            的建设。魏柏年、黄钟藩两位同学家庭负担较重,他们分别说服了父亲和哥哥,到东北去。
            1950年5月15日,首批赴东北的交大学生有电机系电力组31人、机械系17人。

               山河为碑,人心即名。70年风雨兼程,交大人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将个人成长、
            学校发展和对国家的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新中国70年雄浑壮阔的奋斗史诗,交大人以不顾个
            人得失,听从祖国召唤,一往无前、甘于奉献的伟大情怀,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河为碑




                              人心即名











                                                                                             参加军事干校的交大学生





















                                                                                                  毕业生踏上征程

          28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