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思源第36期12.4final单页
P. 29

新中国


                                                                                                                      周年 70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ISSUE


                                                       陈毅来交通大学  1949.6.1


                                                          在解放战争时期,交通大学被称为上海的“民主堡垒”,交大学子上
                                                       演了无数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因此,上海解放后,交通大学
                                                       成为了中共华东局进驻上海的第一站。 1949年6月1日,陈毅市长来到交
                                                       大,参加青年职工和学生的五卅纪念大会并发表演讲,对于交大师生在上
                                                       海解放中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文字第壹号令
                                                          1949年5月,研究部署上海解放后接管工作的会议决定,在重点接管的
                                                       四所国立大学中,首先接管交通大学,以取得经验,加以推广。6月1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国立交通大学”,军代表唐
                                                       守愚宣读了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字第壹号令”,开启了交大历史上
                                                       划时代的新纪元。经过全校师生的配合和努力,一周内,接管工作顺利结
                                                       束。7月29日,陈毅、粟裕签署《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命
                                                       令》(“文高教字第壹号令”)。两个“第壹号令”,不仅是对交通大学
                                                       革命传统的赞赏与认可,更坚定了交大师生员工为建立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文高教字第壹号令            的责任和决心。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参与建设上海第一个雷达站 1950.2

                 “二六大轰炸”后,上海军管会情报处请示经陈毅市长批
              准,直接向交大“召唤”,迫切期望交大学子赴情报处(暂借)
              工作三个月。  面对祖国的召唤,电机系电讯组毕业班的21名党团
              员自愿放弃尚还有一个学期即将毕业的“愿望”,在1950年2月
              16日春节大年夜的下午,毅然赶赴上海警备司令部防空处雷达队
              报到。
                 据统计,当年从交通大学到雷达部队的共有四批,总数不少
              于52位,在他们的参与下,中国的雷达兵从无到有,发展壮大,
                                                                                      1950年部分雷达兵学子回校合影
              在共和国的蓝天上,逐渐编织起了一道严密的天眼之网。

              奔赴苏北参加治淮 1950.10

                 1950年淮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10月15日,土木、水利两系
              四年级学生首批前往南京参加治淮工程。1951年9月,全校又派出
              72名师生奔赴苏北治淮第一线,前后长达一年。《文汇报》曾报
              道交大师生治淮情景:“冬天,同学们常冒着零度以下的气温,
              在数十里无人烟的荒野中,踏着二三公寸厚的积雪进行测量工
              作;夏天,在炎阳下汗流浃背工作着。尽管如此,他们却满怀激
              情,运用他们学到的技术,奋战在治淮第一线。”
                                                                                              交大治淮同学的来信
                                                                                                             27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