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思源2018第三期(定稿)单页 (1)
P. 36

第二 世 :                                                     勤奋学习的交大女生

       六、七十年代                               进了交通大学以后,我的生活十分
                                       艰苦清贫,每当大学放暑、寒假,我都
         20 世纪 60 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部分         不敢回家,不管怎么说学校总还有得吃。
    系一度自办食堂。当时全校有第一至第六共                曾记得在那定量供应的岁月,看到商店
    6 个学生食堂,以学生用餐为主,用餐人数               橱仓里的糕点,很想吃一下。有一次下
    达 6400 余人,部分教职工亦在其中用餐。             了很大的勇气,到淮海西路天平路交界
    另设教工东风食堂、预科食堂、基础部食堂、               处的武康大厦,用四毛五分钱买了一块
    冶金厂食堂、机械厂食堂、幼儿园食堂等。                小的豆沙糕,不用凭票,但这四毛五分
                                       却是我三天的饭钱。
         12 块 5 毛钱可以吃得很好,3 毛钱一个
    菜 的 话, 可 以 吃 青 椒 炒 鸡 丁。 当 然 我 们 不        ——1964 届船舶制造系校友赵耕贤
    能每天都吃 3 毛钱的,每天都吃 3 毛钱,12
    块 5 毛钱就不够,1 毛钱一般就可以买个菜                  我们学生的膳食,学校里还是定量
    吃,几分钱买碗饭吃。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吃                给我们基本保证的。每人每月 32 斤,
    桌饭的,女同学一桌,男同学一桌,八个人                但副食就差一点。当时我们都是年轻的
    一桌,菜放好之后一起吃。我们班上有个男                小伙子,正是要吃的时候,所以有时还
    同学,他叫黄胜兰,大概食堂一听他的名字                是会感觉到肚子不饱,常常上午上到第
    以为是女同学,就安排他和 7 个女同学一桌,             4 节课,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因为油
    一餐吃下来他难过死了,说怎么安排我一个                水不足。那时吃个 5 分钱的炒青菜,就
    男同学在一群“娘子军”中间吃饭,后来赶                已经感觉香得不得了了,要是碰上有 1
    紧调整过来了。                            毛 5 的大排,那就简直高兴坏了,这在
                                       当时算是最好的伙食了。我们交大在安
         ——1961 届船舶制造系校友胡永良            排学生膳食方面做得很好,像当时北方
                                       的一些学校,生活条件就相对差一些了。
               青椒炒鸡丁
            海军送的带鱼                           ——1967 届船舶制造系校友张广钦

      豆沙糕和大排

34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