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思源2018第三期(定稿)单页 (1)
P. 32
上 者 追 2018年7月30日5时28分,我国凝固科 白手起家,开辟生态材料新方向
海 忆 学与技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国际著名物
交 我 理冶金学家、教育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担任国际铸造学会副主席的周尧和,负责主持主题
通 国 周尧和院士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 为“铸造和环保”的技术论坛。他发现,世界上很多矿
大 凝 92岁。 产资源正在趋近枯竭,如果不开源节流、有效地循环利
学 固 用,一些矿产将在几十年中被人类用尽。为此,1996 年
教 科 周尧和,1950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 4 月,周尧和院士来到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带
授 学 械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57 年毕业于原 着开辟新研究领域的设想的他,开始在东海之滨进行“白
周 与 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回国 手起家”式的“第二次创业”。在凝固技术与凝固理论
尧 技 后长期任教于西北工业大学,1991 年当 界享有盛誉的周院土,经过长达 4 年的思考,在上海交
和 术 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 年起受聘为上 大实践“生态材料学”研究。从 1992 年起,周尧和院士
院 的 海交通大学双聘院士,1997 年当选亚太 便开始关注生态材料的研究。他说,“生态材料的研究,
士 开 地区材料科学院院士。先后任国务院学位 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当重要,如果我们现在不重
拓 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 视,将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麻烦。在我担任
会副理事长、中国铸造学会理事长、国际 国际铸造学会主席期间,就曾大力呼吁重视生态材料学
与奠 铸造学会主席。曾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最 的研究,并组织了一次铸造与环境的技术论坛。到交大
高荣誉——科技成就奖、航空工业个人最 工作,我就决定以生态材科学作为新的研究领域,这是
基人 高荣誉——航空金奖以及首届中国铸造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新的生长点。”
身成就奖,并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为改
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教育工 周尧和一方面开发先进的金属材料回收技术,以提
作者等称号。 高循环利用率;另一方面研究提高金属材料性能方法,
以节省材料的使用。经过十余年时间的拼搏,他领导的
梯队在金属熔体纯净化和高性能材料合成方面获得了数
十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开始向社会提供成套的生产设备
和技术。与此同时,相关基础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快速凝固理论、块体金属玻璃的成分设计理论、块体
金属玻璃的塑性变形、电磁场作用下金属熔体中夹杂物
的运动规律等方面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
1997 年, 周 尧 和 当 选 亚 太 地 区 材 料 科 学 院 院 士。
2011 年, 获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杰 出 校 友 卓 越 成 就 奖”。
2012 年,获首届“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
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5
周年,周尧和院士获颁
“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
周尧和院士(右二)获首届“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