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思源 2021年第二期 总第43期
P. 90
故事 StorieS of SJtU
学成归国,拳拳之心 碌碌劳力,铮铮有声
2000年,夏飞作为总设计师全面负责型号技术工
作。他积极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将科学的态度、创
1986年7月20日17时,北京。天空下着小雨,一 2010年1月11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里暖意融融。这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忠诚奉献未
新的精神、传统的继承、赶超的思想贯穿于研制全过
架银白色的737客机冲破积云,稳稳降落在首都机场。 一天,国家高级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盛大召开。夏飞再次
程,首创多个第一,突破9大关键技术,取得5项重大创 曾改变。
旅客鱼贯而出,夏飞迈着大步走向出站口,一边热切地 整理了一下挺括的西装,拾步走上了那个象征着无限荣
新,潜艇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水平,实现了迈向 斗转星移,碧海作证,使命传承未
看着这天、这地,一边喃喃自语:祖国,我回来了。 光的领奖台。“我知道你是夏飞同志。感谢你们为装备 曾改变。
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跨越,为我国跻身世界潜艇研制先
发展做出的贡献,祝贺你们获奖!” 国家领导人温暖有
进国家之林做出突出贡献。
时光倒流到三年前的2月5日,夏飞作为国家教委派 力的鼓励萦绕在夏飞的耳畔,这位将一生奉献给常规潜 回 顾 与 常 规 潜 艇 的 一 生 相 伴 , 荣
遣的访问学者,在春节前的五天与家人依依惜别,前往 艇事业的花甲老人,双手接过了沉甸甸的“国家科技进 2007年,夏飞又一次由国防科工委任命为某型潜 誉和掌声不约而至,夏飞总是腼腆地笑
瑞典恰尔默斯技术大学。为了使国外的学习工作与国内 步特等奖”奖状,激动的泪水盈满了他的眼眶,湿润的
艇工程总设计师,主持新型常规潜艇研制。 着,目光熠熠而坚定。他说,自己不过
科研生产相结合,夏飞此行选择了难度巨大的计算船舶 眼波里流转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不息、拼搏不已。 是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
水动力学作为研究方向。“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此外,夏飞分别于1989年和2000年获硕士研究 起 , 抓 住 了 人 生 中 为 数 不 多 的 几 次 机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 1986年,学成归国的夏飞回到701所,并开始主持 生导师资格和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承担了培养研究生 会,努力让自己成长好、工作好。
辉的顶点。” 1984年初,在征得国家教委和701所同 我国某常规潜艇总体设计工作。此后数年,夏飞任该潜 的工作。他说,“701所的发展不能只靠我们几个老同
意后,经导师推荐及资格审查,夏飞在恰尔默斯技术大 艇操艇系统主任设计师,积极推广新技术,编制了一系 志,我希望有更多的后辈能够快速成长,赶超我们,为 已经离开常规潜艇设计一线的他,
学造船系注册,开始攻读船舶水动力学博士课程,近 列计算程序,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主持建立潜 701所、为国家做出贡献。” 亦将继续奔走在筑梦深蓝的征程上,倾
四十岁的夏飞开始了学业上的又一次拼搏。 艇空间运动数学模型,首次实现我国潜艇的集中显示、 注一生,劈波斩浪。
集中控制和自动操纵。由于在该潜艇研制中的突出贡 夏飞曾两次被七院评为优秀导师,学生们这样谈论自
读书、研究、编制程序,都是十分艰苦的脑力劳 献,夏飞荣获的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己的导师:“他爱国敬业,为人谦逊,学风正派,治学严
动,而对于夏飞,这些都可以使他废寝忘食。凭借着这 不胜枚举。 谨,有创新精神,理论功底深厚,工程研制经验丰富。在
股毅力,三年半的时间里,他完成了“船舶兴波非线性 夏总身上,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大师风范’。”
问题的数值解法”等多项课题研究,撰写近10篇研究报 在完成繁忙的科研工作同时,1993年,夏飞由国 来源:中国船舶701所
告,在国际上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其中《带偏航角的 防科工委任命,担任国军标《舰船通用规范》副总编,
自由表面势流计算方法》被选入第十六届国际船舶流体 历时六年,终于编制完成我国第一部舰船通用规范,该
力学学术交流会。 规范至今影响深远。
当夏飞学成即将回国时,拉尔松教授以优厚的报酬 领跑,这个让人引以为傲的字眼,在一穷二白的年
和待遇盛情挽留了他。面对突然降临的诱惑,夏飞回国 代,想都不敢想。1998年起,夏飞任技术负责人,开展我
的决心却没有丝毫动摇,他说:“我可以有很多理由留 国某常规潜艇的研制论证。当时很多人对我国的研制能力
在国外,但学成归国无需任何理由。” 提出质疑。夏飞振臂一呼:“外国能行,我们也能行!”
00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