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思源 2021年第二期 总第43期
P. 16
共祝党的生日 Celebrating the CPC's 100th anniversary
03
16 “聚是一团火” ——学生协会的建立与活动 建党百年之际
1939 年秋,在日军包围与汪伪势力的压迫及国民党势力的控制和租界 多位交大人获党中央表彰
当局严禁下,交大师生仍认真教学和刻苦读书,把读书与爱国联在一起。在
上级地下党学委的领导下,正式组建交通大学学生协会小组,成为全面抗战
以来交大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的群众性进步组织,是党团结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步学生、宣传抗日主张的重要纽带。它组织读书会,开展壁报宣传活动等, 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据不完全统计,有 4 位交大人获得
交大临时租用的主要校址之一——震旦大学 为培养积极分子、团结进步力量、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奠定了基础。 表彰,其中,1948 级电机系校友胡仁宇,1975 届医学本科、1982 届医学硕士校友陈赛娟,2006 届材料学专业博士
红楼(今交大医学院)
校友王利被授予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称号, 1992 届压力加工专业博士校友赵国群被授予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称号。
17 “硬核”的党小组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为了进一步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发展交大师生参加抗日斗争,重建中断 5 校友名片
年之久的党组织是一项紧迫的任务。1940 年 9 月,交大有 3 名党员,具备成立
胡仁宇,1948 级电机系校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组织的条件,学委决定在交大建立党小组,由钦湘舟任小组长。党小组建立后,
院高级科学顾问,杰出的实验核物理专家,在核爆近区
在敌伪势力控制下,交大师生和地下党员都时刻经受着敌人破坏与生活艰难的
测量某高难度技术方案的审定和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
各种考验,尽管党员人数很少,却广泛开展群众的工作,注重培养积极分子,
用。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院士 )。曾获
努力扩大进步力量和党的建设,成为交大革命斗争的领导核心力量。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两次获国
大学时代的仇启琴
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次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
青年专家。
青海的金银滩基地。胡仁宇担任了一个作业队的小组负
18 勤学、勤业、勤交友 人物故事 责人,与同事们研制的核心部件,被成功地装配在我国
第一颗原子弹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核爆试验成功后,
1948 年,胡仁宇考入交通大学电机系,后于 1949
交大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要大规模培养积极分子,发展组织,是极 胡仁宇和同事们又投入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工作中,
年 9 月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在求学过程中,他遇
不容易的。党组织根据学校的情况,提出了开展勤学、勤业、勤交友活动。 为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成功发挥重要作用。
到了叶企孙和后来一道参与 “两弹” 研制的彭桓武等良师,
勤学、勤业、勤交友是贯彻上级领导工作方针的具体内容。“勤学”,就是
他们的学识熏陶为胡仁宇日后参与“两弹”研制打下了 胡仁宇先后参加过 6 次国家级大型核试验,全部亲
勤奋刻苦读书,争取成绩优秀;“勤业”,就是勤勤业业,工作勤恳、热情,
基础。胡仁宇毕业后被选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临现场参与组织指挥,并出色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他
为学生服务;“勤交友”,就是积极主动联系群众与学生广交朋友。“三勤”
工作。1958 年,胡仁宇奉命调入以研制核武器为主要 提出应发挥综合技术优势,深化战略武器研制、高技术
1943-1944 届化学系毕业女同学合影 活动是相互联系、互相结合进行的。
任务的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九局,从此一生与核武器事 跟踪、常规兵器研究、民品开发生产四项任务,进一步
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1963 年,根据原子弹试验的实 明确实施军民融合的具体途径和发展方向。他用毕生精
际需要,胡仁宇等上万名科研人员、解放军官兵,迁往 力、不懈奋斗,化作在核事业中的耀眼闪光。
扫码阅读更多
来源:《民主堡垒:战斗在交通大学的中共地下党(1925—1949)》 交大党史故事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