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第42期
P. 34

良师益友      mentors
                                                                                                                                                                                  涟





                                                                                                                                                                                                       漪




                                                                                                                                                                                                                  涟漪有痕



                                                                                                                                                                                      ——回忆和三位交大老学长一起共事的岁月


                                                                                                                                                                                       1965届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12001/02班 陈孝渝



                                                                                                                                                                        黄浦江畔的涛声载着我儿时的梦想渐行渐远。1965年9月初,我怀揣着毕
                                                                                                                                                                    业分配单来到北方某个荒岛。一下汽车,满目凄凉,街上没有汽车,只有小毛
                                                                                                                                                                    驴嘎吱嘎吱地叫着,不屑地瞅着我这个从黄浦江畔匆匆而来的小青年……仿佛
                                                                                                                                                                    在说:“你来干啥?”其实,早在来到这里之前,我已大概知道我将在岛上参
                                                                                                                                                                    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报到后,我立即被抽调到北京工作组,参与研究、设计我国第一代核潜
                                                                                                                                                                     艇。我们当时的办公室实际上就是个筒子楼,工作人员的吃喝拉撒全在里面。

                                                                                                                                                                     在工作组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同为交大校友的黄旭华院士。他经常身着呢子黄
                                                                                                                                                                     军装,一口略带广东腔的普通话。作为刚入行的技术员,我和黄院士在技术与
                                                                                                                                                                     行政上差了好几个级别,但黄院士平易近人的态度拉近了我俩的距离,加上他
                                                                                                                                                                     是我仰之弥高的交大老学长,于是,我就和黄院士很快熟悉了起来。


                                                                                                                                                                         黄院士于1945年7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交通大学造船系,我是在
                                                                                                                                                                     1960年考入造船系的,差了几乎一代人。平时大家工作忙,一到周日,领导
                                                                                                                                                                    们就让大家放松一下。有一次,大家一起去新街口看电影,我碰巧坐在黄院士
                                                                                                                                                                    旁边。他向我问起母校的近况。当得知我是从初中就开始学英语时,他非常高
                                                                                                                                                                     兴,并说:“现在学俄语的学生太多,学英语的人倒是凤毛麟角。”(那个年

                                                                                                                                                                     代,在上海开设英语课程的中学占比只有10%左右)研究所里能看懂英文资料
                                                                                                                                                                     的人太少,黄院士叮嘱让我在工作中发挥好英语特长。还有一次,单位组织去
                                                                                                                                                                     京郊踏青,我们坐大巴,而黄院士却选择骑自行车。刚出院子,我们透过车窗
                                                                                                                                                                     看到了他,他向我们招招手,便像环法自行车赛选手一样疾飞起来。那年,他
                                                                                                                                                                     刚40岁。黄院士的好身体和他年轻时注重自觉锻炼分不开。
















          030                                                                                                                                                                                                                      033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