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思源第34期最终单页
P. 31
123th Anniversary 母校回眸
ALMA MATER IN RETROSPECT
若为进取嬗变故,陋习旧识皆可黜
罗曼罗兰曾经告诉我们,人最可怕的敌人,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人若是想要前进,必然要学会先放下。
在大家的建议下,首先强迫自己每天在图书馆从开馆呆到闭馆。
理论课上,从学长口中的“魔王课”统计力学开始,做到每日一定把
课上内容的搞清楚。实验课上,报告箱曾是字迹潦草的报告渐渐成为
向发表文章格式靠拢的latex作业。科研实践中也从空洞的文献复述变
成填满笔记材料和代码的心得。慢慢地,守望先锋少了一名激昂的玩
家,图书馆的全家和吃货联萌里多一位忠实的食客。旅店的炉火旁少
了一位冒险者,海外教授的信箱里多了一份份海外实习的申请书。
的也老 四海教授齐亲述,致远助跑科研路 大三时在致远有幸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
态让师 学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同学同上诺贝
度我的 在交大做科研是幸运的,在致远尤甚。 尔奖得主Anthony J. Leggett 的课程。Tony的
与充言 讲授十分惊艳,没有使用二次量子化等数学
灵分传 刚进入大一的时候,最有趣的课程莫过 性特别强的表述作为逻辑推导的主线,而是
活认身 于实验课的自选实验了。让我尤其感动的 用尽可能简单的数学表达还原现象背后的物
应识教 是,当时在没有经费和工分支持的条件下, 理本质。
变到给 李向亭老师、陈洁老师、李晟老师、王宇杰
的实了 老师、刘当波老师等仍然无偿地为我们提供 同样来自顶尖高校的还有来自美国加州
思验我 实验场地,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们以精 理工特邀的叶乃裳老师。为了充分理解知
维学很 心的辅导。 识,我尽可能抓住所有机会和老师交流、提
。家大 出问题。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我不仅对知识
大二时经由向导老师的介绍,我开始跟 有了新的理解,对老师所做的科研也有了初
应的 着刚从伯克利做博后回来的张文涛老师学 步的认识。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在大三时
有影 习。我跟着老师一起从仅有四面墙壁的实验 得到了五个月的海外科研实习机会。在实习
严响 室到建成一个现代化的计算机远程控制实验 中,叶老师给了我很大的信任和自由度,让
谨, 室,学习到了一个未来成功的实验科学家必 我相对独立的进行了一些分子动力学模拟计
备的技能。老师的言传身教给了我很大的影 算研究。在五个月里,我感受最深的是加州
响,也让我充分认识到实验学家应有严谨的 理工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气氛。
态度与灵活应变的思维。
毕业转眼入耳目,年岁斗转观万物
当新图一隅代替宿舍床前成为栖身之
所,当美赛试卷毅然盖过实习合同,当暑期
实习收获老师的赞赏,也许生活就像一盒巧
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又
也许一切就像是一部入框的影片,静待时间
轴滚动的那一天。
谨以此文献给一直陪伴我的室友同学、
老师教授、父母长辈。献给在交大致远的时
光,献给也许还对自己不自信或是正陷入低
谷的你,以及心里那个时而踌躇不前的我。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