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第42期
P. 7
校情综述 School review
科研成果持续稳步提升
这一年,上海交大科研成果丰硕,社会效益持续增 1 2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校情综述 强。7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海上大
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
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续十一年位列全
国第一,连续四年突破千项,立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3 4
在Nature、Science、Cell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渐
“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也是母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
成常态。统筹谋划新一轮学科发展,推动海洋、健康、
强来校考察,了解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情况,与院士、教授们深入交流,对学子殷切寄语。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
信息三大领域科研布局,在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生长
开,确立了“人才强校、育人为本、交叉创新、开放融合、文化引领”五大发展战略,激励交大人“以兴邦为任、以育
点。在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科技
人为本、以创新为魂”,加快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办学新格局。一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绩。
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工作。组建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
1 上海长三角人口密集区生态环境变化和综合治理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心,上海长三角人口密集区生态环境变化和综合治理野
2 云南洱海湖泊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云南洱海湖泊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
测研究站列入国家野外站择优建设名单。转化医学国家 3 “天鲸号”获评 2019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大型疏浚装备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瑞金基地正式启用。人文社
4 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瑞金基地正式启用
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咨政建言能力显著增强,获准立项44
师资队伍建设成果丰硕
个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连续四届获奖数翻番,创历
史新高。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获批首批上海市重点智
这一年,上海交大引育并举、激发活力,在师资
库,研究成果获充分肯定。
队伍建设中取得丰硕成果。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
革工作要求,改革学术评价机制。启动领军人才培育计
划,打造优秀人才发展梯队。召开首届“致远”国际青
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
年学者论坛,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交大。成
立教育学院,探索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新路径。深入推
教育学院成立 这一年,上海交大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与浙江省、河南省、重庆市、成都市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重庆研究
进分类发展、多元评价,构建科学有效的多维人才发展
通道。 院、内蒙古研究院,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建设环交大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打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升级版”,
形成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示范。医学院浦东校区开工建设,张江科学园、李政道研究所建设稳步开展,医疗机器人研
究院建设加速推进,不断深化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制。区校共建环交大闵行校区基础教育生态
区。与国家电投、中船集团等深化产教融合,成立智慧能源创新学院、海洋装备研究院等机构。与爱丁堡大学共建全健
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 康研究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走向深入。
首届 “致远” 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开幕
这一年,上海交大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大力推进
整
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打造“招生—培养—就业— 合
各 2 6
校友”的全链条育人体系,促进形成相互增益的育人大 “2+6+7+X” 特 学
科 致远荣誉计 六大实验班
格局。首次实施“强基计划”,深化基础课程改革,构 优
势 划强基计划
造“厚植基础+使命推动+好奇心驱动”的人才培养体 色 ,
招 推
系。打开学科边界,新建7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及12个辅 生 出
培 7 X
修专业。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着力推动研究生培 养
新 七个双学士 助理未来发展
养改革,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 模 学位试点项目 的无限可能
式 与浙江省深化战略合作 与河南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