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第41期
P. 34

助力母校      BOOST ALMA MATER



                             2020 年度热心捐赠校友人物


                                                    故事概览篇






                                                          百岁老人,一日交大人,一世交大情                                                                                                           传奇人生,奉献终生,母校情谊真情不改

                                                             1940届校友徐世燕,同父亲徐名材一样 , 作为交大的知名                                                                                              1949 届校友邢幼青和 1951 届校友周熒夫妇,他们的

                                                         校友,今年已经百岁高龄的徐世燕,对母校充满了毕生的热爱和                                                                                               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参加过“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学生运动
                                                         眷恋。1941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在海外生活多年,                                                                                             和一系列的抗议请愿活动,并受到了国民党白色恐怖的迫害,解
                                                         2002 年 10 月“叶落归根”回上海,定居在徐汇老校区附近,并                                                                                          放后夫妻二人被分配到发改委工作,为国家建设奉献终生。他们
                                                         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 , 每周参与交大老校友“咖啡会”,将之                                                                                            每年相约支持母校“思源年度捐赠”,还订阅交大《思源》校友
                                                         称为“毕生最值得参加的联谊活动”。同时,他每年定期参加“思                                                                                              杂志和《上海交大报校友月末版》,每个月能够从校友会得

                  校领导为徐世燕百岁诞辰庆生                          源年度捐赠”,为母校的捐赠助学事业奉上自己的一份心意。交                                                        校友会老师前往养老院探望两位校友                       到母校最新的消息,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大企盼。
                                                         大推出绿荫计划募捐项目后,徐世燕以徐氏两代十一个交大人
                                                         名义,首批慷慨解囊,捐资助学。

                                                                                                                                            与祖国同行,与交大同心
               爱心传递,促母校科研发展,
                                                                                                                                               1950 届校友钱皋韵和 1951 届校友杨念如夫妇,1950
               托举青年求学梦想
                                                                                                                                           届物理系校友,核燃料工程、同位素分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6届校友张良起及夫人,张良起在自动控制领域贡献卓                                                                                              钱皋韵院士致力于民族自强,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奉献终身。
              著,成就斐然,并始终关心母校的发展。毕业后多次回到母校,与                                                                                                钱皋韵学长的夫人杨念如是交大 1951 届数学系校友,当年也
              青年学子交流。他生前希望将毕生所有捐赠给母校,设立博士生                                                                                                 是交大进步学生的一员,和黄旭华、徐旃玲等同窗好友一同活
              奖学金,助力学生成长。张良起学长过世后,夫人刘杜珍始终把                                                                                                 跃在党的外围组织“山茶社”, 两位老人同样也参与了母校“思

              张学长的遗愿放在心中,并与学校对接完成他的心愿,衷心期待                                                                                                 源校友年度捐赠”。                                                校友会老师前往养老院探望两位校友
              母校情能通过捐赠,传递给青年学子,为祖国的教学和科研事业
                                                                                基金会校友会领导共同参加上海交通大学接受
              贡献力量。                                                       张良起夫妇捐赠对接会与张良起学长的夫人刘杜珍
                                                                          女士会面
                                                                                                                                                                                     欣逢盛典看五洲代代门生均思源
                                                                                                                                                                                     阅尽沧桑见四海莘莘学子皆爱国
                                                           持续捐赠十余载,真情回报母校情
                                                                                                                                                                                        1965 届校友李金发,在 1996 年母校百年诞庆时,李金
                                                             1949 届校友马家騄,马家騄作为与史霄雯、穆汉祥两位烈                                                                                           发捐资建造了闵行校区思源湖畔的“李亭”,并在亭前两柱上写
                                                         士同届的同学,历经汪伪政府、日据时代、国共内战,在学生运动                                                                                              了副对联:“欣逢盛典看五洲代代门生均思源,阅尽沧桑见四
                                                         中逐渐了解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的信仰,最终成长                                                                                                海莘莘学子皆爱国”,作为对母校“爱国荣校”校训的响应。在母

                                                         为新中国第一批建设者,主动请缨北上扎根东北工业建设,为国                                                                                               校 125 周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李金发再次捐资,用作李亭修
                                                         家经济复苏和工业崛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年度捐赠项目                                                                                                 缮焕新之用。
                                                                                                                                             校友会老师前去探望李金发夫妇
                                                         2004 年正式设立开始坚持每年参与,截至 2020 年底共参与捐

                      校友会老师前往养老院探望马家騄为其拍照留念              赠近 20 次;2020 年 7 月马家騄一次性向交大捐赠人民币 20
                                                         万元,用于“校友爱心助学金”资助贫困生之用。





             032                                                                                                                                                                                                                      033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