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思源第34期最终单页
P. 23
毕饮 123th Anniversary 母校回眸
ALMA MATER IN RETROSPECT
业感 水思 老区”的我,本以为自己在上海交大定能如鱼得水。可是残
源 酷的现实,让我觉得自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孩子,即将淹没
30年 在交大这个充满天之骄子的学海里!
言 感谢我的室友、我们联谊寝室的同学以及我们的班集
体,让我觉得可以抱团取暖,有所依赖。渐渐地,我接受了
文 / 1989 届 50351 班 张永春 昔日学霸不再的事实,开始脚踏实地尽己所能地学好每门课
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渐渐地,我在交大的校园里找到了
1985年9月,我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告别了故乡江西宁 自己的快乐,并且也很乐意为同学、朋友、班级、系里及学
都,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开始了新的人生篇章。 校尽一己之力。在全校合唱比赛中,我们在系合唱团里高歌
“明天会更好”,并为我们五系荣获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之所以报考上海交大,是因为高一暑假的某一天,我爸下 在学校举办的“文明寝室大奖赛”中,我们寝室全体同学献
班回家告诉我妈他们一个朋友的儿子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言语 上歌舞“绣红旗”,虽未获奖,却赢得了台下前来做拉拉队
间充满了赞赏与羡慕。我不禁好奇地问:“上海交大是很好的学 员的全班同学及联谊寝室全体同学的掌声与喝彩。当系里决
校吗?”我爸答道:“当然了,那可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好大学 定要为咱们系女生宿舍提供一台电视机的时候,我这个寝室
呀!”我爸的言语表情让我记忆深刻。以至于高考后填报志愿 长以寝室利益为己任,据理力争,最终为我们宿舍赢得了这
时,在第一志愿上我毫不犹豫地写下了“上海交通大学”。得知 台电视机使用权!
全国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的那一天,我和另外一些同学冲到
了我们中学收发室。我的录取通知书果然来自上海交大,但是录 渐渐地,我在学习上也找到了自信。大三结束时,我们
取的专业并非我填报的工商管理,而是“锻压工艺及设备”。我 被告知国家教委要从上海交大89届毕业生开始搞试点,学生
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专业,也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学什么,干什么 可以自己找工作,而不需要完全由国家分配工作了。在完成
的。突然,有一位同学大声喊道:“那个专业是打铁的!” 顿 长春第一汽车厂暑期教学实习后,我立刻南下广州去找工
时,同学们都笑了,开始叫我“张铁匠”。我很开心,很高兴自 作。获得了万宝电器公司、标致汽车公司以及广州重型机器
己能去上海交大,打铁也行! 厂的录用通知书,保证我毕业后可以去他们单位报到上班。
大学四年级,别的同学在忙着找工作,我却闲着。于是,我
我信心满满地来到交大,可是残酷的现实立即将我压得喘不 开始精读《新概念》英语,陶醉于这套书中每篇精美的短文
过气来。尽管我高考成绩583分,是全班最高分,可我是典型的 里。后来,教育部举办了全国高等院校第一次英语四、六级
“高分低能”。刚入学举行的英语分级考试中,第一部分是听力 考试,当时本科要求通过四级,硕士要求通过六级。我们一
考试,我什么也听不懂。当我第一次在寝室里读英语课文时,一 帮同学抱着玩玩看的心态参加了六级考试,我竟然是那次我
位同学立即对我说:“你读英文的发音与语调怎么这么怪?” 吓 们班级唯一通过六级考试的人。我很高兴自己的努力得到了
得我从此不敢在有人能听见的地方朗读英文。第一学期有一门计 回报。
算机编程课Fortran,我以前从不知道有计算机编程这码事,而同一
寝室来自交大附中的同学在中学时就学过了这门课。我高中阶段 89年7月,终于要从上海交大毕业了。带着深深的眷恋,
没有做过物理实验,大学开设物理实验课,我的搭档曹简同学每 我回头看看一路走来的自己:上交大前,我自以为是,曾以
次轻而易举地把所有该做的东西迅速地做完了,我却不知道她到 为自己能让日月换新天;到了交大,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
底干了些什么……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沮丧而自卑。来自“革命 天,我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交大四年学习生活的沉淀与积
累,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懂得用最大的努力去做人
做事,让自己活得充实,同时也带给别人快乐。展望前方的
路,我相信事在人为,我有能力为自己经营一份称职的工作
和幸福的生活,同时也让这个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美好。
带着这份沉着与自信,我从交大走出,来到了广州,又
从广州来到了美国。每次有机会回国到上海,我一定会重返
交大徐汇校区。每次漫步校园,徘徊在昔日的宿舍楼,图书
馆和教学楼,我都能在母校的怀抱里养精蓄锐,整装出发,
继续前行。“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感恩母校交大,造就
了一个小小的我,以及成千上万个像我一样的交大学子!
21